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正文内容

2024代理人再跑55万:近百万人力来去匆匆 人力缘何继续溃败?

admin6个月前 (10-29)新闻743

来源:今日保

今年的增员很火爆。

不知从何时冒出来的“规划师”们继续红火着,且还要加个“更”字。尤其是在银保报行合一、中介报行合一,个险渠道尚未报行合一的大背景下,今年的增员很不一样。

于是乎: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海报,一轮轮高大上的讲座,一篇篇的小红书笔记……对着那群“毕业”的大厂螺丝钉,打着年入百万的诱人数字,包装着精英高端的各色规划师的文案……

这是近两年保险机构增员的主流趋势:对准高素质高收入的中高产人士,以优增优育换血传统队伍,且其中不乏有些业绩者...

不可否认,这股优增优育增员潮流转行业,投入资源无数,且火爆,但成绩几何?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如何?

现实是残酷的。

根据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目前人身险行业销售人力尚有260万左右,尽管同比增速依旧为负,但今年3月、6月以及8月的月度人力环比已三度翻红,实现环比正增长,这是2021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。

如此看,优增优育的增员潮下,人身险销售队伍已有企稳迹象。

但另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人力存量数据的背后,依旧还是近百万人力的来去匆匆的身影……大增员下的勉强企稳,也预示着人力大脱落的如故……,依旧是原来的路子。

事实上,这一点透过今年的各大渠道的数据可知一二:

前8个月,面对银保、中介两位数的新单负增长,个险则有着近两位数的新单增长。这是过去几年不曾有过的现象,也被部分机构视为难得的机会窗口。

如此,便有着更深层次的设问:销售人力真的企稳了吗,还是仅行至腰部,尚有下降的空间?看起来很好的优增优育的“规划师”们,是否适合所有的机构?能否挡住销售人力的溃败?

还有更尖锐的一层问题,如斯高端的优增优育大方向到底有没有问题?如果有,在哪里?如果没有,有啥玄机?

1

一进一出,又是百万级人力

不乏老套路的来了100,跑了98

在人力连跌4年的2024,今年的增员有点“破釜沉舟”的感觉。

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自打2020年12月开始,月度人力环比增速这个指标,连续35个月为负,直到2023年11月,才再度翻红。

尔后至今,则是“俩月跌,一月反弹”的软着陆景象。

客观讲,月环比维度上的单边下跌趋势,或即将结束,“人力企稳”这个声音,呼之欲出,但就是一直发不出来,毕竟和年初相比,依旧差了10万人…

根据另一份更详细的公开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:

50来家人身险公司共增员40多万人,但也跑了50多万人,一进一出,一看,又是百万级的人力,且还少了十多万…

尽管这份数据不含国寿、平安,但包含其他老七家险企,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。

具体到公司,一看,更是只有11家实现人力正增长。一家增员100人,跑路98人的中小险企,一来一回仅留下俩,也算在这11家之中…

实现人力大丰收的,多为浪子回头的“转世”险企。瑞众、海港这俩,净流入分别近20000人、超4000人。其余的,富德也算一个,不过只有瑞众的十分之一,净流入近2000人。前些年搞“独代”的大家,净流入也有400来号。

其余实现人力净流入的,也几乎都是一些中小公司。除了中美联泰和恒安标准这些老资格合资公司外,还有北京人寿、上海人寿,以及去年才开始搞个险的昆仑健康,今年来了60多个,但…也走了40多位…看看看,几乎都是不作数的。

再看看40多家止不住血的公司,似乎9个月人力净流入俩,也是顶呱呱的存在。

根据数据显示,小40家人力净流出的公司,跑了15万人,平均每家净流出3500人。其中,泰康净流出超6万人、新华约2万人,太平约1万人,太保超9千人…

这么看,“老七家”可谓伤痕累累。不过,毕竟他们也是市场上的人力蓄水池,稍有风吹草动,即使是不大的冲击,也会因其规模之大而放大,首当其冲,不可避免。

和学霸考砸了相比,另一些绩优生从火箭班向普通班的滑落,更为显眼。

如果说沪上“小友邦”中宏跑了100来号人,只是发挥失常的话,那作为“绩优生守门员”的中信保诚、中英人寿和中意人寿近千人净流出,似乎表明,这一波浸入骨髓的寒意,已经迫近行业绩优的最后防线…

调整还在继续。

2

只留下俩人,这都不算糟

最恼火的是还在“大进大出”的休克中

尽管忙活9个月,净增加俩人,有点搞笑,但还算是摇到了人。

不过这只是表象,一进一出,背后的“累计脱落:月末人力”和“累计新增:月末人力”简单构建出的“脱落率”和“新增率”,虽然说不上很严谨,但也足够触目惊心。

根据数据显示,53家公司,共130多万人力,今年脱落50多万人,新增40来万人,算出来“脱落率”和“新增率”分别达40%和30%。

50来家公司中,“脱落率”超50%的有15家,比重超1/4;“脱落率”低于30%的,仅有10家,占比不到1/5。

比如,东吴、中汇、利安、财信、渤海,老人基本上“全跑光了”,甚至今年新来的新兵也逃了些,“脱落率”分别达108%、98%、91%、88%和84%。不过这些人员流失严重的公司,人力的存量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甚至有的还是人力净流入。

原因?这么多年的原因都一样:大进后有大出,大出压力下再大进…

50来家公司中,“新增率”超50%的有9家,约一半的公司“新增率”在30%以上。

行业的大进大出,就像是失血的病人,一直处于休克状态,没法自个儿造血,死去活来。

如此看,从去年甚至更早时候风靡的以优增优育为核心的代理人改革项目,虽然尚不能下结论说其失败了,但至少在“优增”上的成绩,在欢呼庆祝之前,值得琢磨琢磨。大部分企业,还是没有摸到期间的道道儿。

为啥?这些优增优育项目,PPT的头版便是类似“找到对的人”的表述,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增员画像AI、心理测评、色彩人格测评…真是铆足了劲儿。

那么,找到对的人了吗?至少从这么高的脱落率来看,对的人找没找到不知道,不对的人倒是抓来一大批。

当然,也可以找理由说,今年脱落的人可能并非是在“最新研究成果”指导下增来的人,也要给“优育”一些时间…

但反过来讲,优增优育,讲了很多年了,大进大出,还不这样,改过了伐?换汤没换药…

3

卖保险是培养不出来的,是筛出来的

这么理解

就知道了“大进大出”的无法避免

尽管大家对“大进大出”的模式深恶痛绝,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,张罗起优增优育的大旗,继续干着“大进大出”的活…

看起来有点离谱,但上面那些数据显示,这是就事实。

这就让不少人陷入了自我怀疑:喊了多年的优增优育,有没有可能,只不过是个正确的废话呢?如果逻辑上无比正确,闻着无不落泪,但就是无法落地,那么就是正确的废话。

回到优增优育,先“优增”,再“优育”,找到对的人来培养,逻辑没毛病。

“优增”上,以名校高学历、大厂“毕业生”为主力的各种家办、规划师项目,过江之鲫。“优育”上,什么AI赋能、“中央厨房”模式全都用上,顶级高校研学搞了一场又一场,“毕业证”“教授合影”更是晒了一张又一张…

那毛病在哪?还是在“优增”和“优育”上。俩问题:怎么知道增来的是“优”?又怎么知道可“育”?

老早有人说,卖保险,看的就是能力。啥是能力?

简单来说,人有三大能力:逻辑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组织能力。对应到保险营销员,分别是:看得懂保险产品、说得出保险逻辑、讲得好保险故事。

不过,这三大能力,除了高学历、名校和大厂经历能筛选出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外,更重要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,不是很好筛选。

要命的是,销售这个工作,不仅仅需要很好的逻辑,还比任何职业可能都更需要沟通、组织能力。

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形成,和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高度相关,再加上学校里面缺乏对这两个能力的锻炼,表达能力差、组织能力缺失,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
而一个人表达能力不足,缺乏组织活动的经历,又会反过来影响其行为习惯甚至是性格,最后的结果,便是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。

这么一捋,便清楚了:

保险公司的“优增”,看到了名校大厂人的优质朋友圈,看到了头脑清晰的逻辑能力,但忽略了销售中沟通、组织能力的极端重要性…而那点保险、金融知识,真的不难,但绝大部分公司的培训工作,可能也就只能做好知识的灌输。

至于“安身立命”的沟通、组织能力,保险公司能做的,也就叨叨一些话术之类的了…这些话术有多滑稽?想想三十年前的英语速成教材,比如“三克油”…

显然,开口“三克油”是没法和老外交流的,满嘴话术,也是没法和消费者沟通的,是没法做好增员的。

有逻辑、能沟通、会组织的人这么不好找,那只能先拿“高学历”“名校”“大厂”这几个漏斗,过滤一遍逻辑能力,再使劲儿地筛剩下两个吧…

不过,虽然还是“大进大出,大出大进”,但和苍茫茫的人海战术比起来,也算是进步不少。万事不可能一步到位,是不是?

优增优育,且着呢…

后记

优增优育还涉及一个致命问题

260万人还是太多了,还应再砍200万人

尽管今年的大增员稍稍拖住了人力的底,优增优育这几个字,在各家公司经营分析会、战略分析会上的字号越来越加粗越来越大,但不知有没有想过,若是大伙口中的“优增优育”成为现实,或许如今的260万人力,将变得很难堪。

要是真的做到了优增优育,那意思就是,代理人产能都不错,收入也不错。

从2023年个税清缴数据来看,差不多6500万人月薪在5000以上,我们假定这部分人群是商业保险的“常客”。

对接这么多客户,需要多少代理人呢?准确地讲,需要多少绩优代理人呢?毕竟都实现优增优育了嘛。

要算出需要多少代理人,那么先要知道一名优增优育出来的绩优手头有多少客户。

保守点看,考虑到顶级代理人对客户的虹吸,我们假定每名优增优育乌托邦中的绩优手中有200个客户,那么和6500万目标群体相比,只需要32.5万代理人…

而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的代理人大会分享数据表明,一个绩优代理人,少说也有大几百号客户,做团队的,那更是大几千。

再从另一个角度看,都优增优育了,那定是可持续的且体面的了。按现在的生活成本,加上代理人还要自己交五险一金,卖保险,要赚多少钱,才能可持续且体面?

看看MDRT的入门标准,佣金20多万,扣去展业成本和五险一金的费用,一年赚个十来万,差不多得这个数。

而我们观察一些有代表性的团队发现,达到MDRT门槛的,占团队的比重不过10%多一些,要是放在260万人里面,也就30万不到…

不管怎么看,如今260万这个数量,优增优育的分母,并不小…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王馨茹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欧普科技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otpent.com/post/903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2024代理人再跑55万:近百万人力来去匆匆 人力缘何继续溃败?” 的相关文章

“末日博士”警告: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或将重演!

“末日博士”警告: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或将重演!

来源:金十素有“末日博士”之称的努里埃尔·鲁比尼(Nouriel Roubini)表示,如果中东地区的冲突升级,经济可能会遭遇类似1970年代的石油冲击。周一,鲁比尼在接受采访时对世界经济描绘出一幅暗淡的前景。鲁比尼指出,中东地区的风险正在上升,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已经蔓延到该地区,并可能引发...

瑞穗证券设立迎来反馈意见,管理层胜任能力问题被关注

瑞穗证券设立迎来反馈意见,管理层胜任能力问题被关注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界面新闻记者 | 刘晨光9月6日,瑞穗证券(中国)有限公司(简称“瑞穗证券”)设立申请收到了反馈意见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,请瑞穗集团、瑞穗证券提供2023年度经审计财务报表(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);补充更新提供近三年长期...

近三年半里股价狂泻99%!美国折扣零售巨头必乐透申请破产

近三年半里股价狂泻99%!美国折扣零售巨头必乐透申请破产

财联社9月9日讯(编辑 周子意)美国折扣店零售商必乐透(Big Lots Inc.)在经历了多年的颓势后,在特拉华州申请了第11章破产保护。第11章破产保护允许公司在制定债权人还款计划时继续经营。监管文件显示,截至今年5月,该公司门店数量接近1400家。根据该公司的一份声明,这家总部位于俄亥俄州哥伦...

严惩统计造假防范新型洗钱 多部法律修订草案迎二审

严惩统计造假防范新型洗钱 多部法律修订草案迎二审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委员长会议决定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9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。根据委员长会议建议,统计法修正草案、反洗钱法修订草案、能源法草案等将迎来二次审议。统计法修正草案备受各界关注。近年来,...

周北春:数字金融是对金融企业服务模式和能力的新要求

周北春:数字金融是对金融企业服务模式和能力的新要求

2024年服贸会专题活动之一——“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”9月12日-13日在北京举行,主题为:科技赋能——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应用。百信银行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周北春出席并演讲。周北春表示,数字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基础,更是数字中国整体战略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,是对金融企业服务模式和能力的新要求。“不管是...

百人团参观亿纬锂能,共赴一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之旅

百人团参观亿纬锂能,共赴一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之旅

9月9-10日,《电动自行车标准解读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》于惠州召开,期间来自电动自行车行业代表近百人参访亿纬锂能,深入了解亿纬锂能轻型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及极致制造工厂。便捷、经济的电动两轮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生活工具和生产工具。亿纬锂能秉承“安全是电池的自然属性”理念,已构建电动自行车、电动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